关节腔穿刺术
关节腔穿刺术(joint cavity paracentesis)是是通过注射器对四肢关节腔的特定部位向内穿刺,进行抽液检查、引流,或注射药物、空气或造影剂等进行检查和治疗的常用方法。
【适应证】
1.四肢关节腔内积液,须行穿刺抽液检查或引流,或注射药物进行治疗。
2.关节腔内注入空气或造影剂行关节造影检查,以了解关节软骨或骨端的变化。
【禁忌证】
1.穿刺部位局部皮肤有破溃、严重皮疹或感染者。
2.严重凝血机制障碍,如血友病等病人。
【器械准备】
关节腔穿刺模型、穿刺包1个(包括消毒孔巾、弯盘、消毒纱布等)、18-20号穿刺针及20ml注射器各1支、无菌手套2副、无菌试管多支、弯盘1个,局麻药(利多卡因100mg,或l-2%普鲁卡因)1支或1瓶、消毒液(碘伏)1瓶、砂轮1枚、油性画线笔1支、棉签1包、胶布1卷。如需关节腔内注射药物,应准备好所需药物及注射器。
【术前准备】
1.详细了解病史,参阅患者骨关节X线或CT片(必要时在B超检查下)确定穿刺点,并用油性画线笔标记穿刺点。
2.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,如血常规、血小板计数、出凝血时间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等。
3. 向患者和(或)法定监护人说明关节腔穿刺的目的、意义、安全性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。简要说明操作过程,解除患者的顾虑,取得配合,并签署知情同意书。
4. 确保穿刺部位标记(B超或X线定位下)正确,核查器械准备是否齐全。
5.普鲁卡因作好皮肤过敏试验。
6.术者及助手常规洗手,戴好帽子和口罩。
【操作步骤】
1.穿刺点定位:以膝关节腔穿刺为例,于髌骨上方,由骨四头肌腱外侧向内下刺入关节囊作为穿刺点,或于髌骨下方,由髌韧带旁向后穿刺以达关节囊作为穿刺点,用油性画线笔进行标记。
2.消毒:局部严格消毒后,术者戴无菌手套,铺无菌巾。
3.局部麻醉:穿刺点用利多卡因或l-2%普鲁卡因局部麻醉(从皮肤至关节腔)。
4.关节腔穿刺:术者右手持注射器,左手固定穿刺点。沿麻醉路径穿刺,当针进入关节腔后,左手不动,固定针头及注射器,右手缓慢抽动注射器筒栓进行抽液或注药等操作,如有阻塞,可将注射器取下,注入少许空气,将阻塞排除,再继续抽吸。常用关节穿刺部位及方法如下:
膝关节穿刺术:以髌骨上缘的水平线与髌骨外缘的垂直线的交点为穿刺点,经此点向内下方刺入关节腔,也可经髌韧带的任何一侧,紧贴髌骨下方向后进针。
【注意事项】
1.一切器械、药品及操作,皆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,否则可致关节腔继发感染。
2.穿刺时应边抽吸,边进针,注意有无新鲜血流,如有则说明刺入血管,应将穿刺针退出少许,改变方向再继续进针。另外,当抽出液体后,再稍稍将穿刺针刺入少许,尽量抽尽关节腔内的积液。但不可刺入过深以免损伤关节软骨。如抽出困难,可改变穿刺方向或旋转针尖斜面方向。
3.反复在关节腔内注射类固醇药物,可造成关节损伤,因此,任何关节内注射类固醇都不应超过三次。
4.对抽出的液体除需做镜下细胞学检查、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敏感试验外,还要做认真的肉眼观察,初步判定其性状,给予及时治疗。例如,正常滑液为草黄色,清晰透明,若为暗红色陈旧性血液,往往为外伤性,抽出的血液内含有脂肪滴,则可能为关节内骨折;混浊的液体多提示有感染,若为脓液,则感染的诊断确定无疑。
5.关节腔有明显积液者,穿刺后应加压包扎,适当给予固定。根据积液多少,确定再穿刺的时间,一般每周穿刺2次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