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十载人生如诗,从手术刀到钢笔尖的医学人文协奏曲 | 中山医林宝山校友寻访录
九十载人生如诗
从手术刀到钢笔尖的医学人文协奏曲
中山医林宝山校友寻访录

在广州地铁口的霓虹灯下,总能看到一位银发老人坐在折叠凳上,面前摆着一摞自己翻译的书籍。每逢有过路人来买书,他便用颤抖的手在每本书的扉页写下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”的赠言,这一写就是20年,12000多次。91岁高龄的他仍每天坚持写作、售书,展现其医学与人文交融的生命韧性。
他便是博彩公司排名-博彩公司评级
1953级校友林宝山!
校友介绍

林宝山
林宝山校友,1953年考入华南医学院(现博彩公司排名-博彩公司评级 ),成为三校合并后的首届学生。毕业后从医30年,后又从事医学期刊编辑8年,曾任《广东医学》、《实用医学杂志》主编,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及广东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;退休后出版译著类小说共6部,街头售书 20 年。
01 从医者仁心到笔尖春秋
回忆起求学岁月,老人眼中仍闪烁着光芒:学医时,每年要看40多本教材,他乐在其中,阅读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。
毕业后,他被分配到粤西山区阳春县,开启了30年的行医生涯。“在阳春县那座仅6000人的小县城,我坚持每晚自学英语、翻译文献”,他回忆道。在这座小县城里,夜晚只能靠河边的柴油发电机勉强维持照明,是漠阳江畔隆隆作响的发电机声陪伴了他一个又一个深夜。昏黄的煤油灯下,他从最简单的字母起步,手抄整本《常用英语字典》,踏上自学英语之路。而在翻译医学文献的过程中,他萌发了科普创作的念头。在他看来,医学不能只有冰冷的手术刀,更要有温暖的人文关怀。
1987年,他收到上级通知,被调派到广州,担任《广东医学》杂志的主编。在这期间,他时常给报社供稿,将病例与医学文献写成故事,并在《广东医学》等期刊开设科普专栏。他在科普文章中用“河流淤堵”来比喻血栓、用“蝴蝶效应”来解释药物反应,将晦涩难懂的医学原理化为动人的故事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架起医学与大众的桥梁。
退休后,他与妻子杜玲芳女士将这些年写的医学科普类文章一同集结出版,合著了处女作《科海采珠》。他始终认为,医学与文学的交融能让生命更有温度。

02 以笔为灯:在病榻与书摊间照亮生命
林宝山校友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“翻译家”。1997年,他的妻子不幸罹患急性白血病,一直到其逝世前的20个月里,他始终陪伴在病床边。为了缓解化疗带来的痛苦,林宝山校友订阅了美国短篇故事杂志《Story》,把里面有趣的故事翻译给妻子听。他把自己翻译的故事写下来,尝试寄到报社刊发,没想到第一篇作品《拉里,他还能回来吗?》就被广州卫生报登出。此后他备受鼓舞,开始不停地翻译、创作,用短篇故事为病榻上的爱人构建起超越病痛的精神花园,而这段特殊的陪伴也催生了他首部公开发行的译作《寻找一个人》。
妻子去世后,他携着对生命的感悟,带着译作走进街头。
2003 年,69岁的林宝山在广州街头支起简易书摊,成为城市里独特的文化符号。暴雨冲走过摊位上的书籍,城管的劝说未能动摇他的坚持,20多年间他像候鸟般辗转了20多个售书点,行李箱磨破了7个,却始终坚持手写赠言给每一位读者——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”,每一个字都是心跳的印记,让每个接过书的读者都触摸到笔尖的温度。

03 对青年的寄语
“年轻人要多读‘杂书’,见闻广了,专业才能更有温度。”
如今91岁高龄的林宝山校友依然保持着惊人的创作节奏:每天坚持翻译、写作、售书连轴转,直至凌晨两三点才入睡。他建议医学生要多涉猎文学、哲学类的书籍,以便在工作中保持思考,“医学是科学,更是人学。”
在《科海采珠》中,他将糖尿病知识融入家庭温情中;在《为了他的孩子》里,他通过跨国医疗故事传递人性光辉。他以笔为刃,在科普之路上披荆斩棘,将医学的理性与人性的温情完美融合,让医学的人文之光,照亮每一个生命的旅程。
“年轻人不要怕辛苦,认准的事就得坚持。医学这条路很长,但心怀热爱,就能走得更远。”
如今,林宝山校友依然坚持用四种语言出版诗集,周游各地,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。他用翻译写作的坚持与游历四方的经历,告诉年轻人:认准的事,就坚定不移走下去。无论是医学道路还是人生追求,唯有热爱与坚持,方能跨越重重阻碍,绽放独特光芒。

结语
从手术刀到钢笔尖,从县城诊室到街头书摊,林宝山校友用一生诠释着:医学不仅是治愈疾病的科学,更是抚慰心灵的人文艺术,医学与人文从不是割裂的存在。当专业注入温度,当热爱跨越年龄,生命终将迸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。愿每一位中山医学子都能从他的故事中汲取勇气,在未来的道路上,以坚持为笔,以热爱为墨,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。

扬中山医不朽医魂。
寻校友心路,听学医忆往;
聊从医历程,谈仁心哲思;
展杏林贤达英姿,为医学盛途增辉!
让我们一同向杰出校友看齐!
@中大校友@中山医校友
您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还好吗?
我们期待聆听您的故事!
文末彩蛋
林宝山校友的著作已上线北校园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——柯麟书苑,欢迎感兴趣的师生们前来阅读!


想要购买收藏的师生,可扫码填写问卷报名。如有疑问,可扫码进群咨询团委校友部同学。
